“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五年,是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是保障民生力度空前加大的五年,是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财政发展与改革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各级各部门从全市实际出发,积极培植税源,依法强化征管,全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1年23.5亿元增长到2015年55.2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收入20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年均增长26.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支出规模达到318亿元,五年累计支出128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年均增长17.9%。
(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十二五”期间,随着全市财政实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逐步加大,重点支出得到了保障。全市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和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支出累计35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全市农林水支出累计198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教育支出累计15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全市城乡社区支出累计11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
(三)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基本建立预决算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不断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强化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全市债务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积极争取新增债券,甄别并锁定了全市政府存量债务,完成了部分政府债务置换工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强化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效率。积极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市本级全面建成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系统,实现了会计核算统一化和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