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并且碗里装的是自己的粮,关键是要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国家规划从2013年到2020年,全国共建设高标准农田8亿亩,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自治区也制定了相同的规划,已通过自治区政府的批准,最近就要下达任务指标。目前全国耕地18亿亩,水地大约占9亿亩,高标准农田就是要在这18亿亩耕地中将土地产出率进一步提升,做到高产稳产,其中有水地也有旱地。我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要立足我市水资源严重短缺这个现实,要在高效节水灌溉上大做文章,目前成熟的技术就是膜下滴灌,按照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四个千万亩”规划,以我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最多可以发展300万亩水浇地。根据水利部门统计,目前全市水地260万亩,灌溉模式上有滴灌、喷灌、管灌、渠灌、大水漫灌;在灌溉类型上有井灌、河灌、库灌,以井灌为主。今后我们的发展方向,在旧的井灌区,要减少或不打新的机电井,最好是维修更新旧井;在新开发的项目区,有条件的要尝试利用地表水发展滴灌,如利用水库、大口井、投河井、河流、塘坝等,尽量减少开采地下水,特别是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地区。农发部门要依法办事,与水利部门协调,按照自治区政府140号令(2013年),新打机电井要办理取水许可证。2015年,我市要在丰镇试验200亩根部渗灌,为开辟使用更加高效节水灌溉新模式提供依据。高标准农田的灌溉模式与材料的使用,要采用“节水增粮行动”的做法。

(乌兰察布市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