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但察右中旗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起步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近年来,察右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充分利用项目优势,把财政补助项目的重点放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扶持上,通过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助推了全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合作社的综合生产能力。2009年以来,先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19个,其中:扶持养殖业项目10个,种植业项目2个,农畜产品加工及流通项目7个。累计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006万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955万元,有效改善了合作社生产条件,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服务能力。
二、规范管理,提高合作社组织化程度。由于我旗农民专业合作社处在初级阶段,合作社成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合作意识不强,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没有真正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了组织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财务制度和盈余返还分配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调动了合作社各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参与合作社的主动性。
三、注重品牌效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项目建设中,察右中旗农发办积极扶持合作社创立品牌,推广标准化生产。目前,已有两家合作社分别注册了“科布尔马铃薯”和“草原参红萝卜”商标,有两家合作社拥有农产品质量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使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得到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合作社成员科技素质。针对合作社成员半农半商、文化素质较低的现状,察右中旗农发办十分注重对合作社成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帮助合作社寻求科技支撑。几年来,每年聘请大专院校教授、旗两级农技推广部门专家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累计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25期,培训合作社管理及技术人员956人次,引进农牧业实用技术19项,新品种6个,从整体上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科技素质,为合作社科技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察右中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