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效节水 提升粮食产量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增粮行动”项目见成效
凉城县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牧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加强以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全县粮食生产能力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2008凉城县年开始探索与尝试膜下滴灌项目,产出效益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2012年开始,农发办通过连续三年精心组织“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成功推广滴灌面积7万亩,农作物增产20-40%,低产田则可增产50%以上,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多赢。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动项目落实
凉城县将膜下滴灌技术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水利、农业、农机、财政等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节水增粮行动”膜下滴灌工作领导小组,层层明确责任义务。书记县长亲自策划总体工作方案,负责全面指挥调度,部门负责宣传引导、技术服务,农开办负责组织实施,并详细制定了“2012-2015年度凉城县“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还与农口部门及项目乡镇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县委政府委托农开办,每十天召开一次全县调度会,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全程专项督查,同时深入地块,跟踪督导。
二、深入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让农民转变传统的种植习惯,主动接受膜下滴灌这一“新生事物”,宣传引导是重要的环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平台,全面宣传国家政策、县里的措施、操作技术、种植结构的调整、预期的效益。让农民清楚地认识到这项技术的好处。在项目实施乡镇分别召开现场会,带领村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到膜下滴灌地块进行现场观摩。在集中连片的项目区,让农民亲眼看到膜下滴灌带来的成果和效益,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使农民的认识普遍提高。
三、强化指导服务,确保先进技术发挥效能
让农民自己能安装、会使用、懂管理,是发挥膜下滴灌技术优势、实现节水增产增效的关键。由农开办牵头组成“节水增粮行动”技术指导服务队,全程开展技术服务。将整地打垅、选种施肥、管带安装、科学灌溉等详细技术说明印成手册,并印上技术人员的联系电话,发放到每个农户手中。对特殊地区县农开办还专门抽组技术人员,自带材料和发电、焊接设备,进村入户给老乡进行农机改装。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今后凉城农业综合开发以发展高效节水工程为核心,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集中精力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节水灌溉区,集中连片整乡推进,实现建成一片,成效一片,形成规模效益。同时,紧随“节水增粮行动”发展模式方向,为全县“三农”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凉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