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节水增粮行动”乐了百姓富了农家

“节水增粮行动”乐了百姓富了农家

李利俊   曹达喜

    化德县地处阴山山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山地、丘陵、川地相间。全县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330毫米左右,无霜期105天, 地下水可开采量只有2270万立方米左右。过去,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灾害的影响,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加,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12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后,化德县按照"整体推进、连片实施、集中投人"的原则,通过集中连片开发,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扎实开展"节水增粮行动",全面实现了节水增粮增收的目标。

    2012年以来,化德县农发办把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作为发展当地节水农业的一项重点措施,从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就注重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全面推广管道输水及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一是县农发办积极协调县水利、农业等涉农部门,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制定详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同时,明确了分年度项目区划分和部门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了建设规划和措施的落实。二是为了实现项目建设预期效益目标,县农发办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认真做好"节水增粮行动" 项目的选项立项工作。要求有立项"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意愿的村,必须在全体村民表决同意后,由村委会把立项申请报告逐级上报,县农发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人实地逐地块进行实地勘察, 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按照择优立项原贝U,把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块确定为"节水增粮行动"的备选项目区,并将选定项目区上报市农发办。同时,优先扶持资源优势明显、适宜农作物种植,同时又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作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示范基地。三是采取积极的措施整合相关涉农项目和资金,形成"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合力。经过县农发办的宣传动员,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了高涨的投资投劳搞开发热情。为确保项目自筹资金的落实,有的农民缓建房屋,有的农民不惜推迟婚期,有的农民出售家中的牛羊和家禽,有的农民则向亲朋好友借钱,保证了自筹资金的足额落实,有效克服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是"节水增粮行动"的主要模式。通过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避免了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单井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00亩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200~300亩,膜下滴灌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70~80%,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避免了重复打井和铺设管道造成的损失浪费。现在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只要一打开电闸,农田里种植的每一棵苗,都可以得到水分供给。化德县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同时推广应用,通过地下输水管道、施肥罐等设施,在输送水分的同时,进行施肥作业,"水肥一体化"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省水又省时,节水节肥还能增粮,一举多得。化德县"节水增量行动"项目区全年灌溉5次,采用节水灌溉每次每亩比大水灌溉节约水费15元左右,每亩可节约电费75元,节约肥料投入35元。为提高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成效,县农发办还组织推广了多项农业综合技术。马铃薯重点推广"两增五推"技术,"两增"即增加密度、增加有机肥料;"五推"是指推广脱毒种薯、推进机械化作业、推行地膜覆盖、推广设施栽培、推广施用专用肥。玉米主要集成推广"一增四改",即增加密度,改种紧密型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播种为机械化播种、改均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节水增量行动"项目实施以来,县农发办联合县农技部门,在灌溉项目区开展了不同浇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玉米的增产效益试验,共累计开展试验示范项目150多个,试验示范内容有:品种对比试验、肥效试验、抗旱保水剂示范试验等。通过试验示范项目确定了一部分适合化德县种植和使用的新品种、新技术。通过设置水量控制、水分检测、土壤养分测定、秋季测产等多项试验进行技术攻关,获取了大量的技术参数,为推进化德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多项试验数据,为技术储备,创新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节水增粮行动"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起到了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为把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增粮行动" 项目建成民生工程,县农发办协调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一是早动手, 在项目申报、实施之前就做好宣传工作,提高项目区广大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认识,调动广大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工作人员、项目区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早设计,根据"节水增粮行动"四年规划,提早动手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搞好方案设计,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早开工,为了保证项目任务按时完成,按照年度计划,不等不靠,提早安排部署,为项目任务当年完成争取了时间,赢得了主动权。四是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了质量检测、质量评定、竣工验收记录制度,把好每一道工程质量关。

    由于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仅仅实施两年多时间,效益已经凸显。2012年一2013年,化德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年均节水量180万立方米,年均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725万公斤,年新增种植业总产值590万元,项目区农民年平均增加收入总额为360万元,受益农户3093户,受益人口 9542人,人均年增收377元。"节水增粮行动"的深入开展,不仅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农民的心坎里。用农民们的话说,这是自家掏钱少、政府补助多的项目,是家家户户、方方面面都能享受到的好处,是党和政府给我们送来的阳光雨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节水增粮行动",似一泓清新的甘泉,滋润了化德县农民饥渴的心田; 似一缕和绚的春风,吹开了化德县农民沉睡的心灵,似一杯甘醇的美酒, 陶醉了化德县农民的心扉。"节水增粮行动",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无穷魅力与担当,走进了贫困乡村,乐了百姓富了农家。(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巿化德县农发办)(《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15年第3期,总第1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