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一直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实施方案、管理办法、项目规划等。将财政资金与农民筹资筹劳有机结合,集中财力搞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打造新农村亮点,书记、县长多次亲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现场指导工作,督查项目建设情况,要求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加大投资力度,扎实稳定地推进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工作。县综改办也定期组织乡镇综改人员召开会议,总结综改办的一事一议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制作宣传资料,印刷工作手册等资料,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更进一步完善,得到了基层民众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2016年,全县共实施了210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比2015年增加了78个,增加了59%,项目总投资16434.45万元,比2015年增加了7315.85万元,增长80.2%。项目涉及街道硬化、美化、亮化,砂石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建设、文化广场、村容村貌改造等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94个村委会144个自然村。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积极贡献。具体工作中: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工作方案》,印发了《兴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补助资金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兴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兴和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考评办法、兴和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管理制度等12个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议事程序、预算审批、项目招标、奖补公示等工作。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在国库设立专户,独立、分账核算。综改办负责项目资金拨付的审批,电子信息系统的录入,并分乡镇、分明细记账;国库负责资金拨付,银行存款日记账。财务账目明了,会计凭证齐全。预算安排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大农民筹资筹劳等资金筹集,
2016年实施的210个项目中,农民筹资筹劳5478万元。一事一议筹劳筹资得到农民的支持,也适应农民的承受能力。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我县已建立五年滚动项目库,并录入系统库进行管理,在项目实施前,及时立项并批复,4月中旬,开工50 %,5月份全面开工,11月底完工率达到100%。
在实施方案、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文件中有明确规定项目公示制,按照要求各村委会或议事主体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实施前与竣工验收后均进行了公示。项目验收严格按制度规定进行,各乡镇均成立专门的验收小组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自验并形成自验报告。根据乡镇自验情况,县局专门成立了由财政牵头、抽组审计、城建、交通和评审机构人员参加的县级验收组,对2016年实施的所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2个项目要求其限期整改,否则不予评审。目前,已完成了五个乡镇的验收工作,其他四个乡镇的验收工作正在进行。待验收结束后所有工程统一送中介机构进行评审。
四是加强档案管理。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档案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规定建立健全了包括从项目提出到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各个环节文件资料的项目档案,乡村两级及时收集整理,在专柜存放,并派专人进行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后,县综改办监督乡村两级按年度、分项目将所有文件、资料及时装订成册、留档存查。
五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全县2016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计210个,为了系统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对每个项目的系统录入资料和实际档案资料进行了对接,保证系统数据和实际数据一致,系统录入时间和上级部门要求的录入时间一致,进一步完善了信息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