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得太好了,膜下滴灌方便实用,还省钱省力,老百姓很满意。”旗东八号乡海宽堂村委会小河西村种粮大户高振杰,提起他家的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赞不绝口。近年来, 该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坚持群众路线,立足现实状况,在调研上下功夫,在便民上出实招,在使用上求实效,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高度认同和广泛好评。
一、深入调研,摸清群众需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入库前,旗农发办就提前介人,组织人员深入村庄、农户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实地査看项目申报主体、项目区现状、判断是否具备立项条件。
东八号乡、乌兰花镇项目区内,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已经严重老化、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调研组从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等方面入手,通过现场勘察、测量、走访群众代表等形式,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意愿;项目村召开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 初步确定建设项目灌溉模式、设计方案等,然后根据群众意愿和土地实际,确定开发的范围及建设内容。之后, 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准备入库备案立项。
二、因地制宜,做好项目建设
在四子王旗农发干部的心里,群众的需求就是项目建设的标准。在项目设计建设中,旗农发办因地制宜,根据水资源、地形条件,选择四大块相对集中连片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东八号乡石庄子村委会4700亩、东八号乡海宽堂村委会种粮大户高振杰2000亩、乌兰花镇解放路社区2800亩、乌兰花镇阿力善图村委会种粮大户王俊平3000亩。根据群众需求, 2016年度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最后确定: 新打机电井14眼,配套原有机电井35眼,新建机井房49间,新增配电柜49套;新增10KV高压输电线路1Km,新增地埋输变电线路20.8公里;新增埋设地埋管道133.22公里,配套膜下滴灌1.25万亩;新增农田机耕路主路29.4公里、涵洞21处; 新增农田防护林14470株145亩。
工程建设中,旗农发办严控程序, 严把质量,严格落实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县级报账制、项目公示制。为了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在施工中尤其强化监理作用,增加监理人员, 扩大监理范围和权限,没有监理人员开工通知,不能施工。此外,工程所在村也须派出一至两名监督员全程监理, 有问题随时提出,并及时修改完善施工方案。
三、健全制度,抓好运行管护
经市级验收合格后,在旗农发办监督下,项目乡镇人民政府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将项目管护主体落实到位。同时, 项目镇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运行管护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和制度,保证项目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按照项目管护制度,对农民独立经营的机电井、管道及电力等配套设施,由村级统一管理,从灌溉费用中提取一部分,作为管护费用;对机耕路、防护林等公共设施,由镇、村统一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项目管护费用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管护办法,从当年项目投资中提取,保证项目管护的需要,确保项目正常运转。
东八号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四子王旗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四子王旗一直坚持群众路线,在遵循“实用、耐用、便民”原则的同时,更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规划设计征求民意、建设施工符合民愿、项目资金请民监督、工程验收请民参与、建成项目交由民管, 充分体现“为群众建项目”“依靠群众管项目”,把农发项目真正建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扶民工程,让项目区群众真正享受到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