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决策机制,兴和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基础设施和民心工程实现全覆盖。对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危旧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广播电视、文化活动室、通讯移动网络与宽带、校舍建设、卫生室、便民超市、低保、五保、新农合现金直补的养老保险等实现“十个全覆盖”。对“空心村”、废弃飘荡和居住分散的农牧户要动员搬迁,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对60岁以上的老人安排到幸福院居住。
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明旺、田野、蒙草滩等合作社,建设现代农牧场,积极创建区、市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规模经营,鼓励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积极推行“股份合作”、“订单合同”等经营模式,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体。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进星光现代种养殖园区、现代农业葵花科技产业园、荣发肉羊、田野肉鸡良种繁育基地以及农畜产品仓储加工项目建设。
推进农牧业品牌化建设。加快农牧业标准化发展步伐,推行种养加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加强科技、气象、农机等方面的支撑,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检验检疫,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工作,提高农畜产品知名度,全年力争新认证农畜产品5个。健全农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推进金谷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建设“新网工程”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和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构建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
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布局合理的垃圾池和垃圾箱,使村内卫生无死角,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道路通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提升农民素质,健全基层组织,强化社会管理。“一事一议”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观念得到提高。民主法治、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