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兴和县财政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从村级经济基础、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和类型。
一是资源利用型。充分利用村集体耕地、林场、闲置土地等集体资源,通过自主经营或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及路边、水边、田边、村边等集体“四荒四边”空闲地,发展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集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庄整治和河道疏浚等,开发利用集体资源。
二是服务创收型。鼓励村集体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鼓励村集体兴办配套服务业,为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信息提供、农机作业、物资供应、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运销等生产经营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村集体创办综合服务社、便民服务店等,开展家政、环卫、养老、商贸、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服务,开展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代理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三是资产盘活型。盘活集体资产,对村集体所有的关闭企业、闲置房屋和校舍、机械设备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场(土)地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
四是土地流转型。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村级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流转、整理与出租,增加集体收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引入现代农业项目,统一对外发包,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集体收入。
五是现代农业型。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结合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改造等农业项目,大力发展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兴办一批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生产、加工和经营服务设施,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效结合起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六是兴办实体型。兴办经济实体,鼓励村级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创造机遇,发展农业企业,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等各类经济实体,通过经营收益、入股分红等途径,增加集体收入。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十个全覆盖”、企业投资办厂等机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专业市场、标准化厂房、商业门面、仓储中心等物业项目,通过自主经营、发包经营、联合经营等形式,发展物业经济。村集体可以在城镇街道、人口集聚区或工业集中区异地购置商品房、写字楼、门面房等经营性固定资产,通过异地置业,增加集体收入。
七是村旅游型。拥有旅游优势或潜力的村,要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发展餐饮、住宿、停车场、文化体育、休闲观光等服务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有特色文化、民俗文化集聚的村,要注意保护特色文化、民俗文化,发展特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