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旗县区动态

注重整合项目资源 统筹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四子王旗采取政府投一些、群众筹一些、银行贷一些、项目整一些的办法,有效地保障“十个全覆盖”资金投入。一是政府投一些。在用好“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对群众的院墙、棚圈、凉房以及村庄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资金全部由市、旗两级财政筹措;二是群众筹一些。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程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的方式实施。村民自找工程队施工,商定工程建设价格,政府不大包大揽。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施工,投劳折资,有效地减少了自筹部分。同时,采取完工一户,验收一户,补贴一户的措施,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及时兑现补贴。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的资金困难问题;三是银行贷一些。借助金融扶贫工程,及时协调旗金融机构,将金融扶贫贷款与危房改造同步实施,整村推进。采取政府增加贴息额度的办法,增加放贷指标,扩大放贷范围,提高户均贷款额度;四是项目整合一些。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十个全覆盖”与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各方面的涉农涉牧资金有机整合,确保工程建设在哪里,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哪里。与“精准扶贫”工程有机结合,在实施的嘎查村,统筹安排扶持农牧业产业发展项目,制定扶贫发展规划,让农牧民“留得住、有事干、能致富”,奠定了群众“奔小康”的基础,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热情,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87万亩、葵花30万亩,牧区新建棚圈706户、扶持肉羊养殖1000户,规模达到30万只。与生态脆弱区移民、兴边富民等项目相结合,对无自筹能力的特困危房户进行差别化补贴,保障他们的住房安全。与“一事一议”项目结合,围绕“十个全覆盖”工程,补齐村长发展短板,提高村庄建设效果。与传统村落等项目结合,在“六旗会盟”所在地白音敖包村、“王爷府”所在地查干补力格嘎查、“净州路故城遗址”所在地城卜子村、“锡拉木伦庙”所在地红格尔嘎查,重点挖掘蒙元文化、宗教文化、草原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村落,提升建设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