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攻坚战及防范和处置投资类企业扫黑除恶的统一部署。集宁区金融办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开展投资类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的通知》(乌金办字【2019】44号)的通知要求,对辖内开展投资类企业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摸排,做到逐一入户调查并由企业负责人签订了《投资类企业扫黑除恶承诺书》。为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区金融办在此次风险排查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接到市金融办《内蒙古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开展投资类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的通知》文件后,我办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制定清查方案,组织专人专项负责摸底排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接,各相关科室全力配合协同推进对于开展投资类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工作。
二是认真开展排查整治,全面开展行动。为加大对投资类企业进行摸底排查的力度,我办领导会同市金融办、市银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排查小组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掌握实情、精准甄别风险、做到无死角、不遗漏。通过对全区227家投资类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结构、注册资本、规范经营、息费收取等情况进行抽查。在排查过程中暂未发现企业存在信息数据异常、涉及风险、瞒报信息、虚假信息等情况。
三是多方搜集数据,做好摸底排查。在此次风险排查中,排查小组通过采取多方数据汇总、逐一比对、网上核验、现场实地认证等方式进行。在数据汇总层面,通过相关部门利用行业信息库、大数据检索、工商注册信息等方式,检索汇总形相关数据在 工商登记名称中含有投资、投资咨询、投资理财字样或经营范围第一项经营项目中含有投资字样的企业进行抽查,将无证经营的企业、规避监管的企业、超范围经营的企业、联系不上的企业、涉及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企业、群众举报等企业列为重点排查对象,做到“一企一策”分类监管。
四是落实属地责任,做到逐一细化。通过5天的实地走访及电话调研等方式,共检查了投资类企业227家,其中经营活动正常的企业126家,非正常经营企业101家,自愿退出或注销企业20家,整改企业1家。涉及违法违规经营、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违法违规情节严重取缔、移交除非部门、移交公安机关的企业为0家。
此次排查中发现,在经过区金融办及排查小组多次拉网式的摸排,绝大多数的投资类企业已经自动退出金融市场,不再有增量。此次 开展投资类企业摸底排查活动,排查小组做到了全面排查 投资类企业风险,按照“留存一批、清理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对投资类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逐一约谈,存在风险的企业通知限期整改,并分类制订风险处置方案,严禁增量、严控存量、严打违法,建立机构动态监测清单、重点风险管控清单以及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切实打好 投资类企业风险专项整治攻坚战。